行业资讯
呼叫中心行业竞争格局分析2023
发布时间:2023/4/28浏览量:111来源:中研网呼叫中心是指什么?
呼叫中心通常是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来处理顾客与企业之间问题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我国呼叫中心业务内容不断扩展,涉及到电子邮件、短信、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介,基本实现了web文本、语音、视频等多媒体接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呼叫中心的服务类型更加丰富,行业发展进入全新时代。
呼叫中心的建立为客户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随着国家相继出台的若干呼叫中心建设规范和标准,在国内各行各业中,呼叫中心作为一个小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地发展,不论其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变化,各地各行业的呼叫中心更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今国内呼叫中心的数量恐怕已是很难统计,因为每天这个数字都在变化。
目前国内的呼叫中心还主要集中分布在电信、金融、邮政等行业企业,餐饮、服装、旅游、农业等行业建立呼叫中心的步伐也在加快。在电信行业企业中,不管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还是中国联通几乎各个省市的分公司都建有自己的呼叫中心系统。在金融行业中,各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甚至不少基金都建设了自己的呼叫中心系统。国内的各大航空客货运公司,中国电力行业的各省分公司等企业也都在建设呼叫中心的行列。近几年公共事业行业也建设了不少呼叫中心,其中政府、公共事业引入呼叫中心的现象尤为突出。
随着中国呼叫中心产业的逐步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呼叫中心队列,与此同时,国际企业也在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和利润空间的诱惑下,纷纷进入中国市场。2018年和2019年是国内呼叫中心企业数快速发展的阶段,截止到2019年底,已有7904家企业入局呼叫中心行业。2016-2019年复合平均增长率23.3%,随移动智联网的发展,国内呼叫中心产业的企业数将持续上涨。2020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我国经营呼叫中心业务的企业数量下降6.59%到7383家。
目前中国呼叫中心的模式主要有企业自建呼叫中心和外包呼叫中心。主体运营模式特征以自建模式居主流,外包模式健康发展,托管模式期待突破。全国近77%的呼叫中心属自建,19%左右属外包模式,托管模式的呼叫中心很少。中国服务业的开放给外资提供了更多的优惠和商机,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呼叫外包市场,这些外资在促进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会加剧这个行业的竞争。
呼叫中心在中国分部具有很强地域性,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南等区域,华中和西南地区是近年来呼叫中心转移发展起来的新兴地区。目前中国形成了长三角、环渤海、东三省、中部、珠三角、川黔渝六大呼叫中心产业集群,这六大集群呼叫中心坐席人员规模占全国93%
2019年12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公开征求对关于加强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下称《通知》)。《通知》积极回应长期存在的骚扰电话治理难、呼叫中心监管不力等突出问题,体现出通信管理部门对呼叫中心业务加强监管的决心。2020年6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的通知》(工信部信管〔2020〕81号)。该通知一出台,在基础通信及呼叫中心行业就备受关注,为骚扰电话治理、个人信息保护及呼叫中心行业健康发展的合规执法提供了又一强有力的支撑。
不仅如此,国家更是严格把控对于呼叫中心牌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书的审批条件,提高了呼叫中心行业合规准入门槛;同步加大了对于呼叫中心行业的企业自查及实地抽查。据悉,自2020年开始,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国内呼叫中心业务)初次申请成功企业不足10家,被核准增值国内呼叫中心业务经营范围的企业仅2家。2019年12月底,国内呼叫中心业务经营者为7904家;2021年4月底,国内呼叫中心业务经营者锐减至7237家;仅一年半时间,呼叫中心经营者共减少667家,这也代表着呼叫中心行业正式迈入强监管时代。
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基于云的呼叫中心解决方案和服务的采用,人工智能,客户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等技术的集成以及对全渠道呼叫中心解决方案需求的激增是决定呼叫中心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报告指出,在各个行业中,银行,金融服务和保险(BFSI)领域有望蓬勃发展,到2027年,呼叫中心的市场价值将超过100亿美元。零售和消费品行业也正在加速增长。
随着中国呼叫中心行业市场的发展,电话销售企业都纷纷选择呼叫中心来帮助企业提高电话销售效率,各种IT通信、呼叫中心相关企业都需要足够的实力和耐力,并从企业的切实需求入手、推出适合不同细分行业的、产品标准化、服务简单化的产品组合,并配合大规模的宣传推广,才能最终赢得这个市场。
不同行业对呼叫中心云服务的诉求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业务快速发展的行业,如团购行业,其更看重呼叫中心云服务部署快、可以跨区域管理、对物理环境要求低的特点。而对于业务发展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的行业,如理财行业,其更加看重呼叫中心云服务一次性投资小,可以根据业务量调整呼叫中心使用量的特点,这值得呼叫中心云服务提供商关注。